 新闻中心
|
|
|
|
|
原油期货推迟: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争夺话语权 |
|
时间:2012-5-4 |
“由于涉及到央行、证监会、海关等多个部门,以及人民币的利率和汇率等问题,原本行内都预计将在10月1日左右推出的原油期货很可能会推迟。”参与上海期货交易所关于原油期货推行市场调研的卓创资讯石油期货分析师吕斌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说。1994年,原上海石油交易所曾经在原油期货领域铸就了东方明珠般的辉煌,交易量一度超过当时的世界第三大能源期货市场——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但在“昙花一现”后,中国期货交易市场沉寂了近二十年。
近日,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大力推动期货市场发展将是今年证监会的重点工作之一,原油期货有望在年内推出。历经近二十年,曾经的梦想再次照进了现实。对此,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石油大学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震、卓创资讯原油期货分析师吕斌以及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相关专家。
人民币计价?美元计价?
推行原油期货对我国掌握石油的定价权和国家能源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证监会和上海期货交易所近年来也在坚持进行努力,那么以我国现有的经济体制和市场环境,推行原油期货交易市场的难点究竟在哪?是否能得到解决呢?
“石油不同于其他产品,它的国际影响力非常大,并且它的政治意义大于它实际的商品意义。并且它无论是采取保税交割还是离岸交易,都会和中国的外汇制度紧密挂钩。由于现在中国的外汇机制还没有放开,所以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人民币结算的问题。之前我们提出了两个方案,一个是人民币计价,一个是美元计价。如果我们参照国外的原油期货市场,主要是西德克萨斯原油和北海布伦特原油,他们都是以美元计价,因为美元是储备货币,在世界范围内使用非常广泛,所以基本上全球统一都是美元计价。但是在结算的时候,他们都回到本国的货币去了,像如果处于欧元区的就转换为欧元。那么在中国,如果也用美元计价,结算就不好办了,如果也用美元结算,就违背了我们建立自己的期货交易市场的初衷了。”吕斌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相关专家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当初我国提出要建立自己的期货交易市场,除了要在亚洲地区争取一定的石油定价话语权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帮助人民币回流,建立自己的期货交易市场是帮助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手段。
“事实上,促进商品境外交易或是离岸交易是促进人民币回流的一个很好的手段,如果还是以美元计价,美元结算,人民币放出去就不一定回的来。这是我们政府推原油期货的一个深层次含义。但如果用美元计价,人民币结算的话,目前人民币还不具备这样的职能。因为目前的外汇管制还没有完全放开,在境外进行结算的机构就定点或是试点的几家。在将来随着现在的汇率的改革不断推进,这些问题都会逐步得到解决。接近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截止到26日,原油期货的计价和结算方案在人民币计价、美元结算和美元计价、人民币结算。“最终我们一定是要往人民币计价、人民币结算这个目标走的。关键是我们现在这第一步是从计价开始走,还是从结算开始走。因为如果是人民币计价就是涉及到与国际接轨的问题,涉及到国际市场能不能接受人民币计价,而人民币结算就涉及到外汇管制的问题。但不管从哪个方向迈出第一步,对中国的石油产业、期货市场和人民币国家化的进程都弥足珍贵。”该业内人士说。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