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应用于水处理方面的技术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研制开发,我国也在八十年代由当时国家重点研究机构“中科院长春物理研究所”研发生产。但由于当时只能采用大功率电子管做为主要核心部件,所以设备的连续工作运转性、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受到极大地制约。随着晶体管相关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高频电子技术水处理技术也得到了突破,设备不但可以连续工作运转,增加了可靠性,同时也延长其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也在一九九八年制定了《电子式水处理器行业标准》,规定了产品由开发、生产、到出厂检测及售后服务的技术指标、检测标准及实验规范等内容,保障了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二OO六年经过二次修改重新颁布。
高频电子水处理器的主要工作原理:是由高频电子发生器通过电极在辅机腔内形成高频电磁场。被处理的水通过该电磁场时,水分子受到高频电磁场作用,物理性质发生变化,水的电子层分布发生改变。原来缔结链状的大分子断裂、解离。单个分子、小分子偶极矩增大。而偶极矩增大的单个水分子会将水中阴阳离子紧密的包围起来,不能自由运动。破坏了钙和镁盐的外电场的结合条件,使其无法产生水垢。高频电磁场不但能够改变水的表面张力、密度、溶解力等物理性质,而且对酸碱度等化学性质也有所影响。处理过的水活性增加,盐在其中的溶解度增大,因此被处理的水与原来的老垢发生作用,使其在动态溶解平衡过程中逐渐改变老垢的性质,使之逐步松散、龟裂直到脱落。
高频电磁场还可有效杀灭水中的菌类、藻类及各种微生物,有效防止被保护设备及管道的腐蚀,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高频电子水处理器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锅炉、热交换器、中央空调、发电机组及空压机等循环水系统。
【来源:中国壁挂炉网】 |